所謂“改善”,不是僅僅提高工作效率的想法或創造利潤的合理化對策,而是為了改變公司整體方向或改變公司性質的“想法或思想”行為。
改善要是全公司上下的集體行動,不僅僅是生產現場的員工,領導、經營管理者,公司全體員工的集體行動比什么都重要。
一具體形式固化員工的智慧和想法,將其運用于生產改革或者經營革新,這才是“改善行動”。
改善需要時間,很多時候成效不能立竿見影。但是,改善在這七大技巧基礎上實施,改善途中不會迷失方向。
一、制造“基本的基本”
1、工廠中所進行的所有活動都為了滿足顧客的需求;
2、縮短距離;
3、減少動作數量;
4、重復性工作方能彰顯智慧水平;
5、浪費有七種,最應注意過量生產所帶來的浪費。
二、現場改善
1、對有損于安全以及給客戶帶來不利的改善,絕對不能做;
2、只有必需品的工作場所稱之為干凈的工作場所;
3、先后順序是安全第一、質量第二、生產周期和成本第三;
4、改變公司的不是那些了不起的改善,而是誰都能執行的簡單、可以模仿的改善;
5、比起100個道理或想法,在現場付諸實踐一次會產生100倍的價值。
三、結構改善
1、及時形式上也要嘗試,將不可見的東西可視化;
2、區分好真正的親眼所見與非親眼所見;
3、比起倡導“后工序是顧客”一百次,不如實際觀看后工序一次;
4、將問題透明化,問題將解決80%;
5、多品種少量生產的關鍵在于制造操作的可視化。
四、操作改善
1、不要說人手不足,要區分考慮人不足和手不足;
2、包括教授方法在內,將工作系統化;
3、不要思考改善工作,要思考這個工作是否能夠給公司帶來利益;
4、所有人都能夠無數次反復實踐的成為標準化;
5、少數精銳從少數開始,從優秀的人開始選拔,實現精銳化。
五、設備改善
1、生產線縮短了、產品質量會提高、成本會下降;
2、在機器或設備上標示能夠確認工序的序號和流程布局的序號;
3、實現生產信息傳達數據化;
4、如果工序間的流通未創造出來,引進系統反而必須進行管理,自會增加庫存;
5、會調整設備才能獨當一面,是設備內制化,實現獨一無二。
六、強大的制造
1、對照制造六個階段的水平,掌握公司實力;
2、理想的庫存量是零;
3、比起提高生產速度,更需要提高工序的轉換速度;
4、提高生產率與削減庫存同時進行的話,成本必會降低;
5、多品種變量生產時,人和設備都要實現多能工化。
七、將來的制造經營
1、不要企圖接收正銷售著的產品的訂單,要舉全公司之力制造暢銷的產品;
2、將工廠建造成能夠讓人看到制造的“展示廳”;
3、機器制造產品,人的雙手創造價值;
4、今后日本制造業所必需的心5S是“整理,整頓,清掃,機制,幸?!?;
5、改善永無止境。
改善是從微笑之處著手,依靠每位企業成員的力量。微小之處微到不放過地板上的一個小螺絲,注意物品的歸置方式、員工清點數量的方式及員工的工作裝顏色等。任何一點都有可能關系到產品的品質、生產率及企業的盈利。所以,改善無處不在。